手机扫一扫

相见恨晚也不晚 ——感悟一场“干货”满满的通讯员培训会
发布日期:2023-03-30    作者:张娈    
0

从事宣传工作十余年,虽然经常写点小习作,但总觉得自己离一名优秀通讯员还有很大差距。前两天有幸参加韩城市融媒体中心副主编李博老师的通讯员培训,瞬间打破我写作思维的瓶颈,进一步激发了我干好宣传工作的决心和信心。

一名合格的通讯员,首先要潜心学习

学习力是通讯员必备的能力。新闻宣传工作也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进步的工作。生活在自媒体时代,学习是一件很方便、随时随地都可以开展的事情,但要想干好企业宣传工作,首先要熟悉公司各类文件、企业短期及长期目标、实现各项目标的具体措施。要勤于走基层,了解生产,深入职工生活,挖掘一些鲜活的、最能反映企业文化和职工需求的典型事迹。还要时刻关注企业各类宣传平台,了解企业阶段性的宣传方向,有针对性投稿,使新闻宣传工作上下同频、环环紧扣,引导职工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更好地投入到企业生产经营工作中。

一篇好的通讯稿,要在细节上打动人

李博老师突破传统的上课思维,从自己二十年从事新闻宣传工作的成长历程分享,让我认识到要想写好一篇稿件,要少一些概括性的语言、少一些空话、套话和文件性的口号,要从生活着眼、从细微之处着手,以小见大,从细节上反映生活中的真情,弘扬正确的价值观。她带领我们一起学习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矿工组长的551条短信》,从夫妻之间相互问候的几条短信中折射出家庭温情和一线职工对安全的敬畏,引出的是最能打动人的家庭亲情、安全生产等主题。她告诉我们,一篇好的文章不一定要有华丽的辞藻,但一定要朴实、一定要接地气,在细节上打动人,得到读者和社会的认可。

要想写出好文章,一定要做有心人

作为一名通讯员,要善于围绕读者关心的事情进行报道、谈感悟、吸引读者、弘扬正气。针对写作不能准确立意、没有写作素材这一块,李老师以自己和同事的一些优秀稿件为例,详细介绍了稿件的写作背景、作者的灵感来源和稿件被刊登的理由、获奖的原因等,告诉我们生活中处处有新闻,从而拓宽了通讯稿件的思路,写作不能只盯着事件报道,要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体裁也可以随意发挥。李老师的一篇获奖通讯稿《摒除破窗效应,务必从严从快》,针对一起占道商贩利用舆论误导群众,阻碍执法人员正常工作的事件,全文对事件只是一笔概括,凭着对和谐社会的热爱之心、对群众的信赖之心、对公平公正的向往之心,巧妙引导群众认清真相,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风气。

“新闻写作其实很简单,这是一个熟练活,多写、多看、勤于动手,相信大家一定能写出好的新闻作品。”这是李老师送给全体通讯员的勉励话语,很简单很实用,但也引起了参培人员的共鸣,使我更有底气、有信心干好宣传工作。(龙钢公司 张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