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清廉底色 澄澈红尘

泱泱青史五千载,总有一抹动人的清廉底色,穿越时空,直透心灵。它如同一股清泉,汩汩地浸润着古往今来,澄澈着红尘世间,带给我们深思和警示。

这底色,是贯穿古今的无数抹“清廉声誉”。沿着浩瀚的华夏文明传承史溯流而上,太多的“清廉诗词”跨越时空迤逦而来,至今读来依然唇齿留香。郑履端的“任他水尽山穷处,牢抱冰心耐风寒”风骨灼灼,于少保的“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气节凛然,包青天的“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初心熠熠,屈夫子的“宁廉洁正直以自清”清气徐徐——在“言为心声”的时代激流中,“清廉”是他们闪亮至今的人生标签,更是令无数群众竞相流传的拳拳清誉。时至今日,尽管相隔了千百年的时空跨度,但这抹动人的清廉底色,依然辉映着灼灼华光,被我们永久地学习传承。

这底色,是传承发展的无数个“清廉故事”。清廉,从来都不是古人的“独有专利”,更是古今一脉相承的鲜明印记。一路奋进一路歌,我们熟悉的“清廉故事”更是不胜枚举。“铁人”王进喜宁可全家挨饿,也要坚守“公家的东西一分也不能沾”的铁纪律,这个细节至今仍在大庆油田传为佳话。县委书记焦裕禄带头补上儿子“看白戏”的两毛钱,并“举一反三”出台了《干部十不准》,从制度上堵塞干部家庭群体“特殊化”的后门,细微之处折射出的是对“廉洁家风、从小做起”的敬畏自律。“两弹一星”元勋邓稼先一生住在老旧的公寓,每天骑自行车上下班,一生从不以“国宝”自居,这种守着特权却从不“走后门”的精神令人动容……发展浪潮奔腾中,正是这无数个“清廉故事”的引领,为我们构筑起生动坚实的“精神丰碑”,让我们敬仰且缅怀,让我们瞩目且神往。这抹动人的清廉底色,越发地清澈闪亮,越发地被我们纪念和追随。

这底色,是继往开来的无数道“清廉希冀”。走出历史看今朝,“清廉底色”依然在飞速发展的时代激流里劲吹,一连串反腐行动力度不减,一封封“廉洁家书”寓意深长,一句句“廉洁金句”叩人心弦,无数的时代印记充分说明,“清廉底色”未曾褪减,始终与时代共奋进、同闪耀!这一记记鲜明的“廉洁烙印”,既是对中国梦伟大宏图的殷切希冀,更是在无声地告诉我们,坚守清廉底色,方能与时代同命运、共呼吸,追寻更加精彩绚丽的前程。而追古思今,这抹动人的清廉底色,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始终璀璨耀眼,让我们信心百倍,对于“清廉时代”心怀期盼。

迎着乍起的秋风,迈开奋进的步伐,让我们沿着“清廉底色永留香”的发展潮流,在“廉洁自律”的新征程上,振奋精神再起航!(龙钢公司 王宁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