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双碳”目标引领的绿色发展浪潮中,汉钢公司秉持“水效领跑者”的使命担当,将节水增效深度融入生产全链条,勾勒出“科技赋能、循环共生”的绿色发展新图景。炼铁工序通过多元宣教与量化激励、技术攻坚与先锋破局、闭环管控与智能优化三大举措,实现节水降耗与生产提质的双向共赢。

多元宣教+量化激励,让节水意识“入脑入心”
为让节水意识真正“入脑入心”,炼铁工序推行“多元宣教+量化激励”模式。每周班组活动中,废水回收、循环水优化等节水话题成为热议焦点,全员在交流中学习节水技巧。
同时,该工序积极开展节水知识培训,让职工全面掌握水资源保护、水污染防治等知识,强化合理用水意识。结合生产实际实施用水“瘦身管理”,压缩并细化分解用水指标,制定“节奖超罚”量化考核办法,通过“日统计、周通报、月考核”机制堵塞管理漏洞,完善用水计量网络与数据共享体系,实时监控用水情况,及时处理异常。此外,开展全员建言献策活动,鼓励职工立足岗位提出节水改进建议,有效推动节水技术改造项目落地。开展节水竞赛,激发“人人争当节水标兵”的荣誉感。
技术攻坚+先锋破局,破解用水核心难题
在破解用水核心难题上,炼铁工序以“技术攻坚+先锋破局”主动作为。
供水水温作为炼铁生产的“血液命脉”,直接影响高炉效率、铁水质量与生产成本,水温每波动1℃便可能引发各类风险。受高温与冷却设备效能限制,高炉冷却水温长期高位运行,过量补水还导致系统失衡,成为制约生产的“卡脖子”瓶颈。为此,该工序组建三级责任链,吹响“降水温、保生产、控成本”攻坚战。攻坚小组对冷却塔、循环管路等关键节点开展技术改造,党员干部带头承包补水池与空冷器清淤工作。系列举措落地后,水温控制实现质的飞跃,年节约新水约950吨,达成“降本、提质、增效”目标。

闭环管控+智能优化,激活节水增效动能
为激活节水增效持久动能,炼铁工序构建“闭环管控+智能优化”体系。“作业区工作群每日公示新水消耗数据与排名,即便倒班工人在家也会关注能耗差距,不甘落后。”水泵工孙斌表示。
今年以来,该工序建立水电气消耗台账,升级数字监管平台,通过日跟踪、周分析、月总结机制动态监控新水消耗等关键指标。推行错峰补水、按质供水模式,根据用户需求科学确定补水时间,从源头遏制浪费。同时实施三级能源管理,将能耗指标分解至班组、岗位,依托工作群每日公布消耗情况,推动职工从“要我节水”向“我要节水”转变。此外加强工序协作,利用大数据实时监测各环节水耗,及时处理异常,大幅提升水资源循环利用率。(汉钢公司 崔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