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扫一扫

不止钢铁轰鸣,更有生态芬芳——提笔画绿绘就“钢铁+生态”新图景
发布日期:2025-10-28    作者:邓铁拓 张永谦    
0

勤政文化园的池水中,白绒鸭轻划水面,漾开的波光似碎金撒落;职工信步于花木扶疏间,清甜微风裹着草木芬芳悄然入怀;能源管控大厅内,环保数据稳稳跳动在达标线之上……这一幅幅“绿景”,正是近年来汉钢公司将绿色基因注入生产全流程的生动注脚,在沔水之畔铺展成“碧色钢城”的鲜活篇章。

不止钢铁轰鸣,更有生态芬芳——提笔画绿绘就“钢铁+生态”新图景

铁火凝绿,在钢水奔流处种出生态

汉钢公司炼铁厂2号高炉出铁口前,通红的铁水如熔金般奔涌,将炉前工的安全帽镀上一层暖光。抬头是澄澈蓝天,低头是无尘地面——绿色早已顺着铁水脉络,渗透进生产每一寸“肌理”。

汉钢公司把环保前置为生产“必答题”,将治污减排、节能降耗融入每一个生产环节,让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同频共振。CEMS监测系统如“生态哨兵”,实时捕捉废气数据,让每一缕排放有迹可循;除尘器扩容改造,似给高炉装上“清肺神器”,将粉尘尽数收纳;水渣库洗轮机化身“清洁卫士”,为进出车辆冲刷尘土,不让一粒扬尘带出厂区……一系列硬核举措落地见效,不仅让厂区上空的天更蓝、周边的空气更清,更让绿色成为企业改革发展的鲜明底色。如今,铁水依旧奔涌,却带不起漫天烟尘;高炉依旧轰鸣,却成了守护生态的忠诚卫士,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达成和谐平衡。

不止钢铁轰鸣,更有生态芬芳——提笔画绿绘就“钢铁+生态”新图景

责任润绿,以千万双手浇灌钢城春色

十里钢城的风,携着草木清甜,也藏着无数“守绿”的温暖故事。这些故事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只有日复一日的坚守,在酷暑与寒冬中浇灌生态之花。

盛夏正午,地面滚烫,环保卫士裹着长袖工装在厂房间穿梭,逐一检查环保设备、查看除尘器滤桶,汗水浸透衣裳,脚步却不停歇——他们深知,多查一处隐患,生态便多一份保障。寒冬清晨,管道凝霜,寒风如刀,他们准时集结,手指冻僵就哈气揉搓,继续俯身排查——他们明白,多一次细致巡检,钢城便多一分洁净。

这份坚守源于汉钢人骨子里的责任担当。公司将“生态优先”写入发展纲领,把环保目标拆解为可落地的“小任务”,纳入各单位考核清单。绩效与环保挂钩,责任与岗位绑定,让“守绿”从少数人使命,变成从负责人到一线员工人人肩头的责任。如今,技术人员调试设备让排放更洁净,后勤人员修剪花木让厂区更鲜亮,一线职工规范操作让生产更环保……千万双手共同浇灌,钢城春色一年比一年浓郁动人。

不止钢铁轰鸣,更有生态芬芳——提笔画绿绘就“钢铁+生态”新图景

风光染绿,让钢城成为生态的明信片

“原来钢厂也能美成花园!”每一位初到汉钢的人,都会被眼前景象惊艳。柏油马路如墨色绸带延展,两旁香樟与樱花交替排列,春天是粉色花海,夏天是浓郁绿荫,秋天是清甜沁脾,冬天是洁净素雅,现代化厂房外墙纤尘不染,高耸的烟囱旁白云漫卷、飞鸟翩跹,恰似钢城共长天一色。

如今的汉钢,早已跳出传统“工厂”刻板印象,成了远近闻名的“生态打卡地”。研学的孩子背着书包而来,在展厅探寻钢铁“变绿”奥秘,在步道认识草木名字;工业摄影爱好者扛着相机而来,捕捉铁水与繁花同框奇景,记录烟囱与白云相映画面。每一次来访,都是对“钢铁生态”模式的重新认知;每一句赞叹,都是汉钢生态建设的勋章。

十月的汉钢,将“秋美”演绎到极致,这满眼秋黄与桂香,是汉钢写给生态的秋日诗篇。如今,沔水之畔的汉钢与城市无缝相融,醉人秋景既成了企业的“活名片”,又成了改革发展的“硬底气”。(汉钢公司 邓铁拓 张永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