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厂房内热气弥漫,如灼人的蒸笼。但热浪深处,一抹抹跃动的“勇士蓝”,正迎着扑面而来的高温,在轰鸣与滚烫间,打响了一场关乎生产脉搏的精密“战役”。

“桑拿房”里的忠诚守护
踏入集中泵站,暑气裹挟着设备的轰鸣声扑面而来,空气里弥漫着机油与铁锈混合的气味。对于电工而言,这如“桑拿房”般的厂房是他们多年来坚守的战场。
“今天的任务,一号除尘泵220kW高压电机故障排除。”班长许建锋一声令下,战斗即刻打响。狭窄的设备间隙,检修人员侧身蜷缩,手中的扳手、管钳在滚烫的螺栓上精准翻飞。豆大的汗珠顺着安全帽檐,滴落在灼热的机壳上。“左、左、左!落、落、落!”许建锋手持对讲机,沉稳地指挥着电机机盖的吊运。机盖卸下,一场紧张的电机“会诊”随即展开。他们分组协作,对绕组、电缆、引线、连接点逐一进行地毯式排查。汗水早已浸透深蓝色工装,在每个人前胸后背晕染出深浅不一的“地图”。当最后一颗螺栓被拧紧,这群浑身湿透的守护者又重新背起工具包,赶赴下一个检修点。

热浪中的毫米较量
刚刚停机的输送辊道上,热浪包裹着检修现场,即便隔着工服,身体也能明显感到灼热。电缆坑内,连铸电工们正争分夺秒地更换电机。手扳、倒链、气割轮番上阵,每一步拆解都格外小心。面对需要氧气乙炔设备拆卸的轴承,经验丰富的组长胡行运主动请缨。他精准操作工具辅助拆卸,安全提醒声不时响起,在操作员、安全员、指挥员的多重角色间无缝切换……时间在高温中流逝,10分钟、20分钟,现场温度直逼50℃。汗水模糊了视线,浸透了衣衫,却无人停下擦拭。他们全神贯注,默契配合,塞尺精准探入,百分表指针微颤,铅丝悄然受力,将轴承安装精度控制在毫厘之间——测量卡座间隙、校正电机同轴度、紧固盘根法兰螺丝……每一微米的精准,都是与高温和时间的无声较量。高温炙烤下,一抹抹“勇士蓝”在汗水中与时间赛跑。一头汗水、满脸笑容,是他们的真实写照。

钢包车旁的指尖冲锋
5#转炉下,钢包车刚停稳,凝结的钢渣裹挟着尚未散尽的热浪直面扑来。“停电、验电、挂牌完毕,准备作业!”指令清晰,行动迅捷。电工们分工明确,身影在炙热如烤炉般的钢包车旁快速穿梭,拆解电源线、清理积渣、准备新套管……班长王鹏接到任务,立即带领人员冲向钢包车挑线杆处,那里覆盖着被高温反复炙烤、早已硬化如铁板的石棉布。边缘的玻璃纤维像无数细针,密密麻麻地支棱着,稍不留意蹭到,便会扎进手背,他抬手往衣服上蹭了蹭,纤维却扎得更深,索性咬着牙往下扯,动作没有半分停顿。
“一二、一二……”另一边,震耳的号子声响起。几名电工正合力推动满载热渣的旧钢包车。车身散发出的滚滚热浪,包裹着每个人,令人眩晕。汗水顺着额头滴进眼睛,刺得生疼,他们抬手胡乱一抹,又吆喝着往前使劲。120分钟的连续作业,深蓝色的工装被汗水浸透又被高温烘干,再被新的汗水浸透,仿佛记录下这场与热浪贴身肉搏的艰辛与顽强。
泵站轰鸣、辊道滚烫、炉火炙烤……每一次俯身、每一次拧紧、每一次测量,都是他们对设备安全运行的无声誓言,更是在高温战场上写给钢城的诗歌。他们湿透的背影、专注的眼神、布满烫痕和老茧的双手,在滚滚热浪中,谱写了一曲曲战高温、保生产的劳动者赞歌。(龙钢公司 赵雪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