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扫一扫

他们奋力拼搏的样子真美!
发布日期:2021-06-22    作者:杨莎莎    
0

机器轰鸣,钢花飞溅,红坯穿梭......六月盛夏,走进炼钢厂生产现场,天车在空中来回飞跃,炉前平台测温取样的身影忙而不乱,连铸汉子们浇铸的神情从容而自若,一个个钢铁男儿用热情和干劲在冲刺双过半的路上奋力前行,一派热火朝天、欣欣向荣的生产景象呈现在眼前……

穿梭于炉前平台的“奔跑使者”

调温、档渣、送样、磨样......对于转炉的炉前工来说班中工作不仅繁多且紧急,每一项工作都容不得有丝毫耽误。

6月5日上午,炉前的平台已是酷热难耐,只见火红的钢水在偌大的炉膛里肆意的欢腾、跳跃,像是在等待时机跳出炉膛。炉前工任存路看准时机,拿起取样勺一个箭步跃上取样台,一边将取样勺伸进炉膛,一边用带着厚厚防护手套的手挡住一侧的脸庞,钢水映红着的脸上颗颗汗珠不断渗出,却也映衬出他的从容坚定。

一瞬间的功夫,任存路已经提着取样桶向化验室飞奔而去,与他相遇的刹那一股热风迎面扑来,他那已经被汗水渗透的后背显得高大且充满力量。对于炉前工来说,快速地取、送样、验样非常重要,他们要第一时间将成分结果送到炉前,以便于炉长对钢水成分做出做准确的判断。

据任存路介绍,从测温、取样到出成分结果不能超过2分半时间。因此,为了争取时间,他们基本上都是一路狂奔。现在每班要冶炼18炉钢水,前期,每炉钢水要送两次样,现在炉前执行了不倒炉出钢,每炉只需要送一次样。

“现在正是‘实现双挂钩、奋战双目标’的关键时刻,生产节奏非常快,每炉钢的每一环节都非常重要,我们必须做好衔接,虽然一个班下来工作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但我愿意做与时间赛跑的奋进者。”任存路坚定的说道。

屹立于浇铸机前的“劲旅尖兵”

六月的盛夏对于连铸车间来说早已是热浪滚滚、挥汗如雨,高温逼人的作业环境让人站上十分钟就会浑身冒汗。作为一名中包工,闫守武已经在这样的高温环境下奋战了十个年头了。

中包工的岗位看似普通,却尤为重要。手里的捞渣棒就是他们的作战武器,班中他们要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专注度将结晶器里的保护渣捞出,做好夹杂物的控制,如果在浇铸中有渣就会导致漏钢。

“以前每个班有12个中包工,现在实行了自动控制液面技术,只需要7个人。大家班中可以轮换着休息两次,每次半个小时左右。”闫守武说,现在节奏快,操作要更精心。

为了预防四溅的火星灼伤身体,中包工需要穿着厚厚的阻燃服、厚手套以及穿高筒安全鞋,这样严实的一身装备,再加上高温环境,一般人就是什么都不干,光站一会都难以忍受,而中包工一个班要站近6个小时。

不仅如此,中包工还要负责开浇、摆槽、匹配拉速与冷却梯度等工作。开浇是最考验中包工技术水平的。所有步骤必须一气呵成,稍有差池就会功亏一篑,每拉动一次摆槽就钢花四溅,有时飞溅的钢花会沿着衣领、手套口、皮靴口长驱直入,给他们留下特别的印记。但闫守武说,作为一名钢铁汉子,那不仅不是事,反而还是他们努力的见证。

坚守于方寸之间的“高空战士”

“天车起吊请注意、天车起吊请注意......”随着安全警示声音的响起,钢水跨天车工苏龙在高27米、跨宽24米的天车上熟练的落下主钩挂上钢水包,待地面指挥确认挂好后将主钩升至200㎜后,试好制动器将主钩起升上钢高度,吊起220吨的钢水包平稳的向前驶去。

从青春年少到三十而立,苏龙将青春全部奉献给了所热爱的天车岗位,十年来,凭着好学上进和不服输的精神,苏龙在不足两平方的方寸之间成长为天车操作的专业人员。

作为特种设备作业,开天车是非常辛苦的工作,既要求天车工有过硬的操作技术,又要求有胆大心细、随机应变的能力。在狭小的空间里,面对嘈杂的环境,经过多年的磨练,苏龙和工友们在严格执行标准化作业的同时总结出了“眼看要准”“停车要稳”“起落匀速”“手脚到位”的操作秘诀。

“以前1个小时吊运3、4包钢水,现在节奏快了,每小时要多吊运2包钢水。”苏龙说,之前每班可以轮换着休息近两个小时,自双系统检修结束,生产节奏快了以后,一个人要坚持开八个小时的车,吃饭都是在车上利用空隙扒拉两口,虽然比较辛苦,但大家热情高涨,劲头十足。(汉钢公司 杨莎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