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扫一扫

铁人卫军民
发布日期:2017-08-07    作者:吉飞鹏    
0

铁人卫军民

走起路来带火,艰难险阻全不惧!为铁流汗为铁痛。

翻阅卫军民的履历:炉前工、炉前班长、炉前工长、副炉长、炉长……能闻见满满的铁味。

他是一块行走的铁,他的话语携带着铁的份量,他的足迹反射着铁的光泽,他的经历闪耀着铁的火花,他的过往饱含着铁的故事。

铁人铁情

从十九岁走出校门,他便与铁的轨迹一路重合。

2012年高炉故障,技术大拿们轮番上场,十八般武艺、三十六计用遍,高炉不理不睬,依然故我。

有人说,还有个人没出场、不过怕不好请。

现场指挥发火了,不管是谁,哪怕是八抬大轿去抬,也给我请来!

众人翘首以盼,一辆车疾驰到现场,车门打开,一双拐杖先伸了出来。

拄着双拐的卫军民带着病伤赶到现场,中西药摆在桌面上,陪他度过了几个昼夜,高炉拉稀闹肚的毛病在他手上缓缓复原,炉子顺了,卫军民被众人小心翼翼地送回家休养。

2014年底,1800立方米高炉即将点火,万众瞩目。

第一炉铁水奔涌而出,奔腾的红流、飞溅的火花,人们欢呼雀跃!

接下来的情形,却让人倍感难堪,一个月过去了,新高炉产量、质量始终难以达到预期效果,没有人敢去想这意味着什么……

很少人能体味,那一段日子里,铁人卫军民内心经历着什么,眉心紧锁的他,天天守候在主控室内,空气沉默如铁,每一分钟都比一年还要长……

公司领导心忧如焚,一场急风骤雨在主控室里迅速落下。永不认输的卫军民撂下一句话:等高炉顺行了,再撤我的职!

七个昼夜,不离不弃,不眠不休,送来的饭食他常常一口未动。双眼布满血丝的铁人带着技术员奔走在从原料到高炉的每一寸路上,掂量每一块矿料、拿捏每一项参数、微调每一个操作,他一个个细节反复斟量思索。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在铁人卫军民的世界里,这句话的每个字背后,都带着血汗与奋争。

铁人铁腕

2016年春天,钢城的故事里凸显着这样一个主题——改革!

改什么?革什么?有人说过,触动利益比触动灵魂更难。

在公司总经理刘安民的棋盘里,铁前系统作为制高点,在钢铁之战中具有分水岭的意义。

原先的烧结厂并入炼铁厂,铁前系统3000余人组成的新兵团,考验着当家人卫军民的智慧与魄力。

手心手背都是肉,面对着纷繁交织的难题,卫军民常常难以入眠。三千人期待的眼神,数十年过往的面孔,在脑海中频频交错……

难不难?谁不难!干部不难让谁难?

4名处级干部、19名科级干部、200余名岗位人员最终在这场变革中被优化,近300个劳务承包岗位全面退出。

变革后的炼铁厂建立了更加精干高效的干部职工队伍,加之一系列精准得当的专业举措,职工的收入比往年增收近千元,铁前成本降低1.4亿元!铁人带领下的团队,再一次让钢城瞩目。

忠诚于个人的荣辱得失,还是忠诚于企业的长远发展,铁人卫军民给出了最佳答案。

铁人铁梦

2016年陕钢集团、《炼铁交流》杂志及中国炼铁网联合举办的第八届全国炼铁厂长技术交流会上,卫军民带着团队精彩亮相,多篇技术实践论文、技术观点得到认同和肯定。

风光一时,他并未自满,在内部多个场合,卫军民数次激励干部们,必须有跻身一流铁前管理的心志,要不断以新的纪录去追赶和超越!2017年以来,卫军民带领团队,节节攀升、以高达62.6万吨的产量指标,在企业提质增效工作中交上了一张漂亮答卷。

担当背后,是钢城五十九年历史交付的重托。

1958年大炼钢铁时代起步,龙钢的成长就不平坦,一路磕磕绊绊、三上三下,满含着几代人的心血与期望,前辈人为后辈人留下的,是永不放弃的精神启迪。

卫军民的办公室里,有一座大大的书柜,里面放满了与铁有关的书籍,去过他办公室的人,常常看到他在纸上演算写划,在铁人的笔下,还在推演一张更大的蓝图。

铁人与铁,还有更多的故事期冀被钢城记录,期待被钢铁传颂……(龙钢公司炼铁厂 吉飞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