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扫一扫

我的外公
发布日期:2019-05-30    作者:龚应蓉    
0

我家位于勉县一个落后的农村,爷爷和父亲的文化水平都不高,说起家风,需要从我的外公说起。

杏林春暖,医者仁心。外公生于上世纪三十年代,早年就读于汉中师范学校及汉中卫校,在公社当过会计,在勉一中管理过后勤,由于当时教师“工分”较低,难以维持生计,家中有中医传承,加之在汉中卫校进修学习过,遂回乡行医。当时整个社会的医疗资源相对缺乏,在农村就更为恶劣,对乡村医生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要会儿科、妇科、外科、内科、急救等各类学科诊断,加上当时农村百姓普遍贫困,虽然中医药材的成本相对较低,但很多人依然付不起医药费,外公也就不怎么收钱,或说记在账上,但这些账往往也就不了了之,记得直到我上初中时,外公已退休不再行医,家里依然还有厚厚的一本账本。行医四十载,十里八乡救人无数,感恩戴德者有之,忘恩负义者亦有之,但这些外公都不在意,他认为,作为大夫,治病救人是本分,并不是要图他人回报的。

教四子,名俱扬。旧时的农村,大多数人对教育不重视,外公不同。虽然家中贫寒,但四个舅舅均能在当时读到本科或中专毕业,我的母亲和姨姨也能读完初中,我国在1986年开始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制度,外公的思想,领先了制度至少十年,当时勉县农村,几乎没有这种家庭。四个舅舅中,有参加过自卫反击战、后转业至陕理工的,有当过教师、后回乡做村长的,也有在企业上班的,不管从事着什么职业,都从外公身上传承了重视下一代教育及品德的优良习惯。再说说我的母亲,由于我爷爷、奶奶、父亲的受教育程度都比较低,所以对待子女教育的问题就难免和我母亲不同。我的母亲对我从小就非常严格,不单是学习,还有道德、为人礼仪等各方面也都非常重视,例如去亲戚朋友家玩,别人给东西要学会推辞,从别人家走要打招呼等。在生活中,我的母亲也非常孝敬,因为几个舅舅都在外工作,而我家离外公家较近,我父亲又为长子,所以基本要同时照料两个家庭的老人,母亲从来都是任劳任怨。因为婆媳关系处理的较好,家庭和睦,2018年我的母亲被村委会评选为“好媳妇”先进个人。

炳烛之明,老而好学。外公已近九十高龄,至耄耋之年,但依然酷爱读书,家中藏书较多。我与外公算是志趣相投,经常换书阅读和交流。医易同源,外公和我说,中医不只是医学,也是社会学、哲学及方法论。我在前两年读《黄帝内经》时,读到“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后又读《周易》,进一步了解了象数易理及平衡之说。虽然我不从医,但通过与外公的学习交流,明白了很多做事的道理,例如中医望闻问切,是一个既有宏观又有微观的诊断;不治已病治未病,就是要求我们做人做事都要做到把握全盘,思维清晰,未雨绸缪。一次我无意间在网上看到一本对《西游记》的解读,就和外公聊了聊,引起了外公的兴趣,就让我去买书,但那本书当时并未出版,只能复制成文档打印成册,后来外婆问我给的什么书,说我外公那几天看书连饭都没怎么吃。近九十岁的老人,这种对知识废寝忘食的渴求,非常值得我去学习。

这就是我的外公,他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我,让我一生受用无穷。(韩城公司 龚应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