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扫一扫

【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舅舅的预制厂
发布日期:2018-09-26    作者:王艳    
0

出生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的我,童年的记忆里,离不开小舅舅的预制厂,因为那旁边有来来往往的火车,还有和表弟妹们一起玩耍的乐趣,也是我们家重要的经济来源之一。当时的我们自然意识不到这个预制厂是伴着改革开放,市场经济活跃的产物。

现在我们每每逢年过节大家聚到一起,“忆苦思甜”、诉说“革命家史”的时候,我总会清晰地记得小舅妈提起过的一件事:1992年出生的表弟,3岁多幼儿园开学时,因为家里拿不出几百元的学费,只好让表弟在家里待了一个多星期,直到舅舅借来钱表弟才顺利入园。舅舅和外公外婆他们住在坡底村,就是招商区北边那一片。90年代初招商区已在初步开发,外婆家的葡萄园都被征收了。没有了农田,也无其他经济收入,望着年幼可爱的小表弟,言语不多的小舅舅思考了很久,当看到到处在搞开发、建楼房时,舅舅就想着办一个预制厂,这样楼板不会愁销路。

对任何一个农村人来说,创业的启动资金是个大难题,小舅舅也不例外。那时候虽说外公在政府部门工作,但其实是水利局这样的清水衙门,更何况外公为人正直清廉临近退休,微薄的薪资除了供养家里之外,也没多少积蓄。外婆一直在家里务农,更谈不上有什么资财。

所有的一切只能靠自己想办法!舅舅之前开过一段时间农药销售部,稍微存了些,其实也只有2000多块钱;再加上我们家当时种菜卖菜,爸妈给凑了4000多块,外公再接济了一些,就这样,带着不足万元的创业资金,年轻大胆的小舅舅租赁了村里靠近火车站的一片荒地,置办了预制厂必备的搅拌机、洗石机等,再购买了一些沙子、石子、水泥、钢筋等原材料厂子就办起来了!当时只雇了2个熟练工人,爸爸去舅舅的厂里当起了司机。为了在最短的时间内生产出合格的预制楼板,听爸爸说,最初那段时间他和舅舅都会上前铲沙、倒水泥,舅妈也会顶着烈日给预制板浇水,加速凝固……

一开始,钢筋来源也是个难题,因为舅舅的厂子刚办起来,没人肯给他赊欠,钱款都要当面付清。舅舅就买了一个皮包,里面塞了厚厚一叠报纸。那天,舅舅装作要去买钢筋,把皮包夹在腋窝下面,钢材厂的老板看到这样子,很痛快地就让舅舅把钢材拉走了,等到说钱款的时候,舅舅装作接了一个电话,然后匆匆忙忙就离开了,只留下了一句:你放心,钱下次一块清!舅舅说他当时装成大Boss的样子,其实内心里虚得很生怕被人家拉住。

预制板生产出来最主要的就是尽快卖出去,这样资金就能流动起来,于是舅舅骑着摩托车,去各个村里刷广告,上世纪90年代那会,韩城周边的村子都是土路,为了尽快把品牌打出去,舅舅就那样,风尘仆仆,到芝阳、桑树坪、龙亭、乔子玄……功夫不负有心人,预制板很快就有了销路,并且因为质量过硬,口口相传,厂里的生意日渐红火。工人的数量也渐渐增加,舅舅在厂子东边盖了一排6间房子,其中3间是给工人们住的,还有一个大灶房。谁也想不到,短短34年后,舅舅的预制厂已经办的风生水起,大概在2000年左右我上初中那会,记得爸爸每天天蒙亮时出门,晚上回来常常都10点多11点,厂里的生意好极了!听爸爸说,他送楼板最远去到黄龙那里了。

就是这样,在舅舅的带动下,周围亲戚家盖房子,都用的是舅舅厂里的预制板,我们家的情况也渐渐好起来,在宅基地上盖了新房子,爸爸骑了几年的自行车也终于换成了摩托车,舅舅还给爸爸买了一部长虹手机。随着两个表弟逐渐长大,舅舅后来考虑转行,到2010年左右,预制厂就不再生产了。在玩过一段时间藏獒后,舅舅和舅妈在街道上自家门面房开了个店,主营烟酒茶,一直到今天,店里一直挂着一幅毛主席的画像。或许以后自诩“思想领先同辈人50年”的小舅舅还会有其他想法和做法,但我想这都离不开国家改革开放的大环境和政府对商业和个体经济的宽松政策支持。

我们每个人都随着时代的洪流朝前走,国家宏观层面的政策或许我们讲不那么清楚,但却与我们休戚相关。改革开放40年,我们都是实实在在的受益者,舅舅的预制厂伴随了我们很多年,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的回忆,也富裕了我们的生活。如果没有改革,我不知道我们现在会是怎样的生活状态。如今我已经是一名共产党员,更从心底里感谢我们党和国家的改革开放政策,成就了我们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稳步提升,也成就了千千万万个像舅舅一样的有梦想敢闯敢干的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在追逐“中国梦”的路上,改革开放是我们求真务实的正确选择。(储运中心 王艳)